磨粒流體拋光機加工原理:是通過一種擠壓方法,其磨料具有流動性,其中的顆粒不斷地對工件表面進行研磨,完成拋光和去毛刺加工。
磨粒流磨膏,是由一種具有粘彈性、柔軟性和切割性的半固態載體和一定量磨砂攪而形成。不同載體的粘度、磨砂種類、磨粒大小,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磨料依加工物的形狀、材質、加工目的有各種不同的規格。
規格是依載體的粘彈度、砂粒、材質、粒度的組合來做調合。一般是在鑄鐵、鋁、鐵加入常碳化硅做為標準的磨料。如用于超硬或陶瓷則使用鉆石磨料。
高粘度磨料可用于對零件的壁面和大通道進行均勻研磨;低粘度磨料用于對零部件邊角倒圓和小通道進行研磨磨粒流,磨料的流動性和砂粒的切削能力,使磨粒流成為一把游動的去毛刺工具。

磨粒流體拋光加工具有在一次加工中完成去毛刺,拋光,倒圓角及改變零件表面性能的作用。可以同時加工一個或多個工件的單一或多個表面,能夠高效、經濟地加工傳統方法難以加工的幾何形狀復雜的表面,如窄縫、交叉孔道、異形曲面等。
磨粒流體拋光加工對材料的適用性強,不僅能加工幾乎所有的金屬材料,并可對玻璃、陶為瓷等硬脆性材料進行加工。使用磨粒流加工取代手工拋光可大幅度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并可保證產品加工的一致性。
磨粒流體拋光被加工工件與夾具夾持在上、下料缸之間黏彈性流體磨料密封在由上下料缸及工件、夾具形成的密閉空間中。通常在開始加工時,磨料填充在下料缸,在外力(一般為液壓)的作用下,下料缸活塞擠壓磨料經工件與夾具的通道,到達上料缸,工件中的通道表面就是要加工的表面,這一加工過程類似于珩磨,因此磨粒流加工又稱為擠壓珩磨。當下料缸活塞到頂部后,上料缸活塞開始向下擠壓磨料經工件加工表面回到下料缸,完成一個加工循環。通常加工需經過幾個循環完成。
磨粒流體拋光夾具用于固定工件,并引導磨料到要加工的表面。夾具另外還起密封流道,對不能承受壓緊力的工件承受壓緊力的作用。簡單的工件可能不需要夾具,但對復雜幾何形狀的工件的磨粒流加工,夾具是加工成敗的重要因素。通過夾具設計可以實現在一次加工中完成多個工件的加工。
斯曼克磨粒流體拋光機--磨粒流體拋光加工技術
磨粒流加工是表面加工中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工藝,是通過將半固態的流體磨料擠壓通過工件待加工表面來達到去毛刺、拋光、倒角和去除再鑄層的目的。這里介紹了磨粒流加工的基本原理
磨粒流加工技術
磨粒流加工(Abrasive Flow Machining)簡稱AMF,在國內也稱擠壓珩磨或磨粒流加工,是一種用具有流動性的粘彈性材料(由聚合物載體和磨料組成)對工件進行表面拋光和去毛刺的新工藝技術。磨粒流加工是上世紀由美國兩公司獨立發展起來的,最初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復雜幾何形狀的合金工件的去毛刺加工。此后逐漸推廣應用到其它行業。磨粒流加工最初在83年進入國內,開始主要是作為進口成套設備的配套設備引進的。其后國家尖端科技部門對這一新加工工藝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開發成功了磨粒流機床,流體磨料及完整的加工工藝,并逐、漸在紡織、液壓、模具等行業推廣。如今,斯曼克磨粒流體拋光機床將磨粒流加工技術進一步進行推廣化,讓更多的企業能享受這一高科技成果。
關于磨料:碳化硅微粉構成
關于同時加工數量:看零件大小
關于效率:如視頻中小零件,一次可以裝夾20來個,每次只需要十幾秒!
關于成本:流體軟磨料可以重復使用800小時,耗材成本極低,單位零件耗材成本不足幾分錢。
磨粒流加工條件
磨流必須構成回路,才能使磨流流動,磨粒流才能到達加工部位,產生研磨拋光作用。因此磨粒流工藝不適用于盲孔和磨料流道無法形成通路的工件和部位的去毛刺加工。因此磨粒流的正確處理,十分重要。
磨粒流用途
主要適用于,交叉的鉆孔、段付形狀的內徑孔、凹凸的表面、銑削、拉削面、內部半徑、面、內部彎角、內部通路的研磨、用手作業去除的毛刺,以及進排氣管、進氣門、增壓腔、噴油器、噴油嘴、氣缸頭、渦輪殼體和葉片、花鍵、齒輪、制動器等。